文杨亚 国家电投团体 【摘要】用电量指标与经济生长、生活水平、社会文明水平高度正相关,是权衡社会经济生长水平的温度计。本文以新冠疫情发作以来用电量数据入手,分析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努力成效,工业制造业已经开始复工复产,但仍然没有达产,特别是沿外洋向型经济受到的影响最大。文章从解决能源电力供需的难点、痛点出发,提出能源工业转型生长的政策选择与技术路径。
一是加速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二是鼎力大举生长“电能替代”业务,通过电代油、电代气、电代煤等应用场景,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三是加速电力体制市场化革新程序,发挥电力市场的价钱信号作用。【关键词】能源电力 转型生长 电力市场革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大封锁(great lockdown)”,是一次突发的高强度外部打击,就像人类历史上遭遇的众多瘟疫一样,终将已往。根据“适者生存”的规则,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特别是企业将加速转型生长的程序。
本文从企业角度关注全社会电力市场需求变化,以“电表数据”作为视察社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解读“电表数据”背后的寄义,有助于掌握未来能源行业的生长偏向,思考转型生长的政策选择与技术路径。·一、从“电表数据”看新冠疫情打击 ·电能是传输最便捷、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清洁的终端消费能源。电能驱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电能既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产物,还具有商品属性,而且,电能消耗指标与经济生长、生活水平、社会文明水平高度正相关。
在电力生长计划模型预测历程中,经常以“电力需求弹性系数”表述电力需求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全社会用电量是指第一、第二、第三工业及住民生活等全部领域的电能消耗总量,包罗农业用电、工业用电、商业与服务业用电、城乡住民生活用电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用电。现代社会海内生产总值(GDP)与用电量密切正相关,是权衡社会经济生长水平的温度计,因此克强指数①接纳社会用电量增速作为权衡经济增速的重要指标之一。
反过来,经济颠簸和工业结构的变化水平也可以通过用电量指标变化得以反映。只管用电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并不完全同步,其弹性关系受到经济结构变化、高耗能产物库存变化、节能减排效率等因素影响,但电力跨境商业量极小,总体上仍是视察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变化趋势的有效指标之一。(一) 全社会用电量的统计数据1. 全社会用电总量的变化据中电联统计:2020年1~4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13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74%,但4月份下降幅度环比3月有所收窄。
受疫情影响,华东、华中及广东区域用电量下降最显着,西北、东北、西南区域影响相对较小。其中,1~4月用电量同比降幅凌驾8%以上的省区市为:湖北、浙江、江苏、上海、广东、河南;用电量降幅在8%以下的有17个省区市;用电量同比增长的省区仅有8个,为云南、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黑龙江、西藏,但这些省份全年用电量相加还不及广东或浙江一省用电量(见图1)。
图1 2020年1~4月电量增长情况3月中旬加速复工复产之后,大部门省份用电形势苏醒显着。环比3月份,大部门省区市4月用电量增速提高,但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河南、湖北等省区市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月份用电量增速继续向好,停止5月21日,除湖北、福建当月累计用电量同比下降以外,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南、上海8个省区市均有提升,尤其是广东(+11.12%)、四川(+10.25%)、湖南(+27.51%)增速显着,可是,1~5月累计用电量仍未到达上年同期水平。
2. 第一、第二、第三工业与城乡住民用电量结构变化2019 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20.1 亿千瓦,年发电量7.32 万亿千瓦时,年用电量7.2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自2012 年发电装机规模凌驾美国以来,已经一连7 年新增发电装机凌驾1 亿千瓦,我国发电装机、用电量均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力市场。
中国和美国的用电量结构有着显著区别(见图2)。美国是全球住民生活用电的第一大消费国,住民生活用电量约占全部用电量的37%,工业用电量仅占25% 左右。
我国用电结构则是典型的高耗能工业与工业制造业用电为主导的电力结构,2/3 的电力由工业与高耗能工业消费,住民生活用电与第三工业用电消费远低于美国。从人均角度看,海内人均生活用电量仅为美国的20% 左右。图2 中国及美国用电量结构占比情况2019年,中国人均用电量5161千瓦时,其中住民生活用电量732千瓦时,仅占14.2%;2019年中国全社会用电总量中第二工业用电量4.93万亿千瓦时,占比68.3%;第三工业用电量1 .18万亿千瓦时,占比16.4%;第一工业(农业)用电量780亿千瓦时,仅占1.1%;城乡住民用电量1.02万亿千瓦时,占比14.2%。
2020年1~4 月,第一、第二、第三工业及城乡住民用电增速划分为5%、-6.1%、-8.1%、3.9%,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速-6.05%。环比来看,4 月工业用电量恢复显着,环比3月增速凌驾4.23个百分点。
其中受疫情影响显着的修建业、批发与、住宿与餐饮业、金融与公共服务业等行业用电量下降幅度收窄;信息通报、软件与技术服务业、盘算机通信行业用电量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大数据服务、线上购物、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等新兴行业蓬勃生长;全国住民宅家抗疫,自力重生准备一日三餐,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效果,但外出消费仍然没有完全恢复,住民家庭用电量增长3.9%。(二)电表数据的解读从第一季度的用电数据中,可以解读出以下信息:1.“电表数据”依然是丈量GDP 统计指标最可靠的参照系之一2020年第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下降6.53%,这是历史上首次一个季度(三个月一连)用电量同比下降,与GDP统计值下降幅度6.8%基底细符。只管国家统计局宣布的投资、消费、出口数据下降幅度划分高于GDP下降幅度,但电力不能储存,电表转动数据不受人为因素滋扰,说明外部严重打击下的“电表数据”依然是最可靠的参照系之一。
2.工业制造业开始复工复产但仍然没有达产2020年1~4月,第二工业、工业制造业用电量降幅划分为-6.15%和-6.51%,3月中下旬复工复产之后, 4月大部门省区用电量恢复显着,但工业制造业的全面达产需要时间。3.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打击最大的区域恰恰是最有活力、产出效率最高、出口创汇最多的长三角、珠三角和华中川渝地域,也是劳动力就业最麋集的地域2020年1~4月,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用电量大幅度下降,广东为-9.00%,上海为-9.64%,江苏为-9.95%,浙江为-11.81%。
上述沿海省市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用电量下降反映全球疫情伸张,来自西欧主要经济体的外贸订单淘汰或延期,导致工厂开工不足,用电量增长乏力。4.工业与制造业用电占比凌驾2/3,是典型的全球装配制造中心和“加工商业”经济2019年全国用电量中第二工业占比凌驾68%。其中钢铁冶金、电解铝、建材、化工四大高耗能工业用电量居高不下,东南沿海制造业基地是重点用电区域,入口装备技术与部件质料,出口制制品或半制品的“两头在外”加工商业是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商业国的主要组成,既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链与技术价值链的重要环节,也讲明外需商业是我国能源电力连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两头在外”的加工制造业对国际市场严重依赖,技术壁垒十明白显。·二、从能源电力供需结构看转型生长的偏向 ·(一) 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连续提高,供应链恒久宁静面临庞大挑战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8.7亿吨尺度煤,同比增长3.3%,是全球能源消耗第一大国。
其中清洁能源②消费量占比23.1%,比2018年提升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依然是最大泉源,但占比连续下降,2019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只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连续优化,清洁能源占比不停增加,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连续上升。
Wind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到达新高,升至72.55%,全年入口石油5.1亿吨,首次突破5亿吨;2020年2月底,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3.65%,全年入口天然气9656万吨,成为最大的天然气入口国。石油、天然气供应对外高度依存的状况,对我国能源供应链的恒久宁静与地缘政治稳定带来庞大挑战(见图3和图4)。图3 原油对外依存度图4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二)发电装机严重过剩,设备使用小时数连续下降发电设备使用小时是一年之内发电设备容量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小时数,即发电量与装机容量之比,既权衡发电设备使用率的崎岖,也是权衡电力供需形势的主要标志。2010年以来,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开始步入供大于求的局势,装机容量增长幅度多年一连高于用电量增长幅度,由于电力工业发电输电用电瞬间同时完成,发电产能过剩并不体现在库存增加,而是平均使用小时数连续下降。
2019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增速为5.8%,用电量同比增长4.5%,发电设备使用小时数为3825小时,比上年再降低55小时(见图5)。特别是陪同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火电使用小时数已经由5305小时连续十年下降到4293小时(见图6)。
图5 发电设备平均使用小时数图6 火电平均使用小时数我国发电装机已经不是“适度超前”,发电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电力体制市场化革新恒久不到位、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效果,也是发电企业面临上网电价、使用小时数“双降”逆境的基础原因。如何提升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加大“电能替代”在交通、修建等领域的拓展力度,直接拓展C端用电客户,是发电企业转型生长的偏向。(三)碳排放总量全球第一,减碳目的任重而道远2020 年1 月,全球平均气温比20 世纪平均温度横跨1.13℃,是自1880 年有气象记载以来最热的1 月,全球气候变暖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我国是能源消耗第一大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议了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大国。
2018 年排放量凌驾100 亿吨,与美国、欧盟及日本三大经济体排放总量相当,而且人均排放量已经凌驾欧盟、日本,是全球人均碳排放量的1.43 倍,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减排压力。德国是欧洲工业大国,在自然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条件下,能源转型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凌驾50%,风电与光伏实现平价上网,即将定期于2022 年关闭最后一台核电机组完成“弃核”目的,如今又提出2038 年关停全部煤电机组的“弃煤”目的,与众多欧友邦家一起走向2050 年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碳中和”目的。
我国对世界答应: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到达峰值; 2030年单元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 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到达20%。需要发挥目的引领,倒逼淘汰煤炭消耗总量,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三、从解决能源电力供需的难点、痛点出发,思考能源工业转型生长的着力点 ·综上所述,我国能源电力工业的连续生长面临三个方面的难点与痛点:一是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连续提高;二是发电装机产能严重过剩;三是煤炭消耗庞大,碳排放总量全球第一,面临庞大的国际减排压力。
我国依然处于经济总量连续增长的关键时期,需要连续深度融入全球工业链、技术价值链的升级版。从能源电力宁静供应与可连续生长的角度出发,应该发挥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缓解资源依赖和情况压力,从技术进步和电力市场革新两头发力,可供选择的生长路径一是连续的技术进步能力,二是充实的市场竞争机制。
(一)加速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人类生长历史履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总是陪同着能源革命。第一次是燃煤蒸汽机的发现应用;第二次是电与电机的发现应用,以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发电;第三次则是数字信息工业时代,进入以水力、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时代。
首先,风力与光伏资源来自太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连续的技术进步已经大大改善了风电与光伏发电的商业竞争能力,用平准化度电成本指标(LCOE)来权衡,可再生能源在许多地域已经可以实现平价上网或竞价上网。
据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电力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陈诉③,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指标下降趋势显着,2020年已经具备平价上网条件,未来度电成本将低于煤电(见图7)。图7 中国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趋势其次,在光伏、风电的装备制造、市场应用方面,我国已经具备成本事先与市场规模比力优势。光伏发电:是全球技术进步最快的清洁能源工业,我国与世界同步,依靠不中断的技术创新和上下游200多万从业者的打拼,我国光伏产物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均占全球市场70%以上,天合光能、阳光电源、隆基股份、协鑫团体等民营企业效率高,机制灵活,在光伏工业链及应用方面具有成本优势。
青海太阳能资源麋集,土地广袤,以柴达木盆地为例,2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滩,理论上光伏装机可达100亿千瓦,平均使用2000小时,度电成本从10年前的1元/千瓦时下降到了当前的0.30元/千瓦时左右,而且另有继续下降空间,是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发电设施的理想基地。在我国东南部地域,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差,现有技术转换效率下年使用1000小时左右,辅以家用储能设施,平准化度电成本在0.50元/千瓦时,与电网终端售电价钱相近,具备商业竞争能力。陆上风电:风力发电已经进入技术成熟期, 我国陆上风电年使用小时在2000~3000小时之间,海上风电年使用小时在2500~4000小时之间。只管风力资源密度在全球来看并非富集,可是我国低成本、大规模的风机制造业已经弥补了资源劣势,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风机制造服务企业快速发展,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已经具备与煤电竞争的能力。
2018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2019年新增风电并网容量2579万千瓦,同比增长25%。国家电投团体实施的全球最大平价风电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600万千瓦风电送京津冀电网,青海省1000万千瓦风景水多能互补项目送河南省电网均已经开工,上网电价均与当地煤电持平。
实践证明,大规模开发西北地域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特高压输送到中东部地域,技术可行,经济上有竞争力,体现了我国新能源工业的成本优势与市场规模优势。(二)鼎力大举生长“电能替代”业务,通过电代油、电代气、电代煤等应用场景,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电能是历程最清洁、传输最便利的终端能源使用方式。相比化石能源高温高压、热能、动能、电能的多次转化历程,水风景等新能源在常温常压下向电能的直接转换,历程简朴、无碳,已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因此,以风电、光伏、水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是替代煤油气的最佳“一次能源”,成为第三次能源革命的主角。
通过电能替代,既解决发电装机过剩,又减轻石油、天然气的入口依存度,还完成减排二氧化碳的气候变化控制目的,是“一箭三雕”之举,是绿色有效投资。据中电联统计,电能替代不仅在电动汽车领域方兴未艾,在航运口岸岸电、空港岸电、短途重型卡车、清洁供暖、修建用能等重要领域均取得突破。2019年三峡坝区口岸岸电为1704艄次客轮、货轮供电645万千瓦时,替代燃油1516吨,降低船舶用能成本516万元,淘汰二氧化碳排放4700吨;西藏机场首个空港岸电项目也将在2020年启动。
交通领域是电能替代的重点, 有着“三度电一升油”的能量换算关系。按转换效率测算:一度电能量是3.6MJ,三度电10.8MJ,电念头系统效率按95%盘算,三度电转化后的有用功是10.26MJ;凭据《综合能耗盘算通则》(GB/T 2589-2008),汽油热值为43070kJ/kg,汽油密度0.75kg/L,一升汽油热量32.3MJ,汽油机系统效率按30%盘算,一升汽油转化有用功10.35MJ,与三度电的有用功基底细等。
国家电投所属融和租赁公司凭借对电能替代业务的敏锐嗅觉,已经发展为交通领域电能替代生态系统服务集成商。不仅是都会电动出租车租赁服务龙头企业,而且在换电重型卡车领域一枝独秀,凭借高效换电技术、车电分散低成本运营模式、电池包定制开发等优势,在上海、北京、河北等地相继落地。以换电重卡为例。
重型卡车是高排放交通工具,一辆柴油重卡碳排放相当于30辆家用汽车,是电能替代的重要应用场景。重卡的电动化,在不需要国家补助的情况下,既降低重卡寿期运营成本,为运营企业和司机带来收益,还带来庞大的节能减排效益。单车油电矿卡的经济型对好比表1所示,根据5角钱每度电举行测算,单车电动矿卡能够在5年寿命期内,相较燃油矿卡节约23.25%的成本。表1 单车油电矿卡的经济型对比按全国100万辆在口岸、都会渣土、矿山等短程运营的重卡测算,电动化相当于淘汰3000万辆乘用车排放量。
(三)加速电力体制市场化革新程序,发挥电力市场的价钱信号作用电力是受政府羁系的公共服务产物,也具有商品属性。全球各国电力体制市场化革新自20世纪80年月开始,已经获得全面普及,传统的国家电力公司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纷纷解体,以“厂网离开、输配离开、公然生意业务、政府羁系”为特征的电力市场获得生长,而且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形成各种发电技术多能互补、同台竞争、公正生意业务、供需平衡匹配的宁静高效的智能电网。
我国电力体制革新起步不晚,1998年电力工业部革新为“国家电力公司”,实现“政企离开”;2002年《电力体制革新方案》,实行“厂网离开,竞价上网”,将发电资产重组为“五大”发电企业,输配电业务组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但电力调理与市场生意业务机构没有独立运营,除了勉励各大发电企业“赛马圈地”加速生长之外,没有形成真正的电力市场,电价机制依然由国家发改委审定,电力项目由国家能源局批准,各级政府强势介入电力市场,一方面行政性强行降电价,降低电力投资人收益;另一方面国有发电企业盲目扩张,外资民营企业纷纷退出;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革新的若干意见》,明确“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羁系体制,部门售电主体开始进入增量售电市场,但实质性希望不大。当前,电力系统发电装机产能严重过剩,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技术进步成本大幅降低,但风电光伏由于间歇性着力特点面临接入电网受限的逆境,重启电力市场革新的迫切性又一次摆到了政府事情案头。
从西欧国家乐成的实践案例来看,解决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调峰备用问题,需要电力市场化革新,需要灵活有效的价钱信号,包罗容量电价、电量分时电价指导电力用户的理性消费与分时选择。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彻底的电力市场化革新并不存在技术障碍,赋予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自由选择权,电网企业回归统一的输电服务定位,进一步放开配电业务纳入竞争性领域,电力生意业务机构独立并赋予结算功效,形成由市场决议电价的竞争机制,以价钱信号引导系统资源优化设置,是降低电力系统总成本,提高电力资产效率,实现降低终端用户电价的唯一有效途径。垄断推高成本,竞争降低价钱,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也是我国电力体制革新20多年未能有效推进而值得反思之所在。
灾难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国经济如何加速苏醒历程,如何启动有效投资与消费需求,需要发挥我国奇特的比力优势,坚持市场化革新偏向不动摇,尊重科学数据,遵守市场规则。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战略偏向与竞争计谋,转型生长才是正确的选择。
注释①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在2010 年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 增长的指标,源于李克强总理2007 年任职辽宁省委书记时,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其时辽宁省经济状况。该指数是三种经济指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恒久贷款新增的联合。自推出后,受到众多国际机构认可。②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清洁能源包罗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非化石消费。
③《2019 年中国各省区可再生能源竞争力分析陈诉》。
本文来源:宝博app官网-www.deibc.com
QQ:430739532
手机:12173598677
电话:052-423764951
邮箱:admin@deibc.com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城阳区斯展大楼703号